金針獎(The Golden Needle Award),是由香港電臺舉辦的十大中文金曲,所評選出來的香港樂壇終身成就大獎,用來表彰從事音樂行業(yè)的人,彰顯在香港流行音樂領(lǐng)域的卓越成就和貢獻,影響力在港澳臺地區(qū)比較大。
先看看歷屆獲得金針獎的歌手,你就知道金針獎的級別有多高了,許冠杰、溫拿樂隊、徐小鳳、黃沾、鄧麗君、羅文、譚詠麟、林子祥、梅艷芳、張國榮、張學友、汪明荃、鄭少秋、林夕、葉倩文、鐘鎮(zhèn)濤、陳百強、黃家駒等等。這歌手的級別和咖位,你說是不是很厲害。
獎項命名的原因是因為,過去放唱片用的是唱片機,唱頭(又稱為唱針)對于歌曲播放質(zhì)量高低格外重要,金針最為高質(zhì)即代表永恒,所以將對樂壇有非常杰出貢獻之人稱作“金針”,授予其金針獎。
金針獎并不只是局限于流行音樂領(lǐng)域,還包括戲劇、古典音樂和民樂。金針獎于1981年第一次頒發(fā),但是并沒有一個固定頒獎時間,只有等到有足夠資格獲獎的藝人出現(xiàn),才會在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頒發(fā)金針獎。金針獎也是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的終身成就獎,在香港樂壇亦有廣泛的影響力,權(quán)威性備也受尊重。
@頭條娛樂
歷屆獲得金針獎的香港歌手,16位,代表了粵語樂壇的最高成就。
1,許冠杰 1985年 第八屆 37歲
2,徐小鳳 1989年 第十二屆 40歲
3,羅文 1991年 第十四屆 46歲
4,林子祥 1994年 第十七屆 47歲
5,鄧麗君 (追頒) 1995年 第十八屆 (42歲)
6,譚詠麟 1996年 第十九屆 46歲
7,梅艷芳 1998年 第二十一屆 35歲
8,張國榮 1999年 第二十二屆 43歲
9,張學友 2000年 第二十三屆 39歲
10,汪明荃 2004年 第二十七屆 57歲
11,鄭少秋 2006年 第二十九屆 59歲
12,杜麗莎 2007年 第三十屆 50歲
13,陳百強 2009年 第三十二屆 (追頒)
14,葉倩文 2010年 第三十三屆 49歲
15,甄妮 2011年 第三十四屆 58歲
16,鐘鎮(zhèn)濤 2015年 第三十八屆 62歲
第一位純粹的獲獎歌手其實是徐小鳳,許冠杰兼有音樂人的身份,這位香港大學畢業(yè)的高材生,詞曲演唱于一身,才華橫溢。
最年輕的獲獎者是梅艷芳,這個記錄不會再有人打破了。
鄭少秋、汪明荃絕對是影視歌三棲巨星,雖然他們工作重心在電視劇拍攝,歌壇也占有一席之地。
甄妮58歲獲獎,的確是如她所說,這個獎得到的晚了一些。
陳百強是最有才華的獲獎者之一,他作曲演唱的《偏偏喜歡你》《等》等歌曲,至今也是百聽不厭。
下一位獲獎者,應該是哪一位?
你看安倍的書法及格了嗎?
如何評價一幅書法作品的品位高低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四個方面看,即用筆、用墨、結(jié)體和章法。.從安倍這兩幅書法作品看,基本功還是不錯的,有一定的筆墨功夫,線條質(zhì)量較高,基本功踏實。略有不足的是:
一,有些字結(jié)體不合理,缺乏行草書應有的氣勢。如以和為貴中的以字結(jié)體不準確,顯得急促和草率。
二,章法過于隨意。兩幅作品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落款過低,使整個作品發(fā)堵,氣脈不順。笫二幅作品除了存在上述問題外,就是比較凌亂,因此造成了整幅作品缺變化,缺氣勢。
三,由于筆畫上粗細變化不大,空間對比不強烈,因此幾乎看不出墨色的變化,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書法應有的韻味。
安培是外國人,能把中國字寫到如此程度已實屬不易。同時,兩國在書法的審美上也有一定的差異,對他的書法也有一個衡量尺度問題。
|
“內(nèi)閣總理大臣”這幾個字,我敢擔保安倍晉三下過功夫。
因為日本有一個很重要的《總理大臣獎》,此獎每年會對各行業(yè),其中也包涵了針對藝術(shù)界的優(yōu)勢人物頒發(fā)此獎。
作為首相的安倍晉三,每年要親筆書寫多次“內(nèi)閣總理大臣”。作為誰是首相誰寫的原則,而且面對的是社會最優(yōu)秀的各界人士,會沒有專人指導練習嗎?
當然啦,日本人的漢字書寫水平肯定不如中國人的。作為一個日本的政治家來講,寫到這樣很不錯了。
只要能正確面對 ~“字因人而貴”的道理就可以了,寫字~不就是一種玩嗎?
說我會寫字也好,不會寫字也好,反正本人自己從來不會當“真”的……
- 相關(guān)評論
-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