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佩玉的詩詞
叫羅纓!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由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惟有玉佩。繁欽詩中“美玉”是指玉做的佩,或?qū)懽鳌芭濉?。古人對玉佩的熱愛不是因?yàn)橛竦馁F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何以結(jié)恩情?美玉綴羅纓?!傲_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系于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人有所屬,所以《詩經(jīng)》里有 “親結(jié)其縭,九十其儀?!?/p>
描述女兒出嫁時,母親戀戀不舍地與其束結(jié)羅纓,這就是“結(jié)縭”,它后來成為古時成婚的代稱。清聞人倓《古詩箋》中把“美玉綴羅纓”解釋為“以玉綴纓,向恩情之結(jié)?!?/p>
古代女子為心儀之人的佩玉結(jié)綴羅纓,心意昭昭。
2. 佩玉的詩句
1.玉在山而木潤,玉韞石而山輝。
2、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3、玉聲貴清越,玉色愛純粹。作詩亦如之,要在工夫至。
4、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5、玉器七千陳湛露,翠蛾三百舞靈風(fēng)。
6、玉瓶瀉尊中,玉液黃金脂。
7、玄關(guān)評兔角,玉器琢雞冠。傲野高難狎,融怡美不殫。冀迎新渥澤,遽逐逝波瀾。
8、小序見賣玉器者?;蛉擞I。疑其是珉。不肯成市。聊作此詩。
9、細(xì)觀玉軒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復(fù)雕琢,片玉萬黃金。
10、天公嬌子性通靈,風(fēng)沙磨礪俏玉容。冰晶玉肌飄清韻,暴雨洗禮駐彩虹。
3. 形容佩玉的詩句
1. 《滿庭芳·香叆雕盤》
宋代:蘇軾
香叆雕盤,寒生冰箸,畫堂別是風(fēng)光。主人情重,開宴出紅妝。膩玉圓搓素頸,藕絲嫩、新織仙裳。雙歌罷,虛檐轉(zhuǎn)月,余韻尚悠揚(yáng)。
人間,何處有,司空見慣,應(yīng)謂尋常。坐中有狂客,惱亂愁腸。報道金釵墜也,十指露、春筍纖長。親曾見,全勝宋玉,想像賦高唐。
2. 《江城子》
宋代:秦觀
清明天氣醉游郎。鶯兒狂。燕兒狂。翠蓋紅纓,道上往來忙。記得相逢垂柳下,雕玉佩,縷金裳。
春光還是舊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淺白深紅,一一斗新妝。惆悵惜花人不見,歌一闋,淚千行。
3. 《一七令·茶》
唐代: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zhuǎn)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獨(dú)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后豈堪夸。
4. 帶玉的詩句
鐘山之美,爰有玉華。
光彩流映,氣如虹霞。
君子是佩,象德閑邪。
——魏晉代:郭璞《瑾瑜玉贊》
圓璧月鏡,璆琳星羅。
結(jié)秀藍(lán)田,輝真荊和。
元圭特達(dá),瑜不掩瑕。
質(zhì)鮮氣潤,流映滂沱。
——魏晉代:庾肅之《玉贊》
片玉寄幽石,紛綸當(dāng)代名。
荊人獻(xiàn)始遇,良匠琢初成。
冰映寒光動,虹開晚色明。
雅容看更澈,馀響扣彌清。
自與瓊瑤比,方隨掌握榮。
因知君有用,高價佇連城。
——唐代:葉季良《賦得琢玉成器》
抱玉將何適,良工正在斯。
有瑕寧自掩,匪石幸君知。
雕琢嗟成器,緇磷志不移。
飾樽光宴賞,入佩奉威儀。
象德曾留記,如虹竊可奇。
終希逢善價,還得桂林枝。
——唐代:南巨川《美玉》
美玉小瑕疵,國工猶珍之。
大賢小玷缺,良交豈其絕。
小缺可以補(bǔ),小瑕可以磨。
不補(bǔ)亦不磨,人為奈爾何。
——宋代:王安石《美玉》
5. 佩玉的意思
玉璜,在中國古代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禮》一書稱為是“六器禮天地四方”的玉禮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種玉器,歷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xiàn)。
在良渚文化中,玉璜是一種禮儀性的掛飾。每當(dāng)進(jìn)行宗教禮儀活動時,巫師就戴上它,它經(jīng)常與玉管、玉串組合成一串精美的掛飾,顯示出巫師神秘的身份。玉璜是一種佩飾物。有這種用途的玉璜不僅見諸文字記載,而且有大量的考古實(shí)物證實(shí)。佩飾用途的出現(xiàn),顯然從它產(chǎn)生時就開始了。最明顯的例證是,無論何時的玉璜,哪怕是最早的玉璜,都在其上有供系佩用的穿孔。
西周時期盛行一套佩玉中出現(xiàn)多重玉璜,自,上而下排列,這一習(xí)俗影響延至春秋、戰(zhàn)國時,璜形玉佩在玉器中所處的位置更為突出。
戰(zhàn)國玉璜中流行具有淺浮雕效果的云紋、谷紋、渦紋、蒲紋及其組合圖案等。關(guān)于戰(zhàn)國玉璜圖案中這些紋飾的源變,不少研究者認(rèn)為圓凸尖頂形的谷紋源出于人或動物的“眼睛";臥蠶紋源出于早期動物圖式的"卷尾",勾連云紋可能是早期人或動物的“鼻子”演變而來。
6. 有關(guān)玉佩的詩句
1.林有樸賦,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出自《詩經(jīng)·野有死麕》
2.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誾,佩玉之儺。
出自《詩經(jīng)·竹竿》
3.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出自《詩經(jīng)·有女同車》
4.彼汾一曲,言采其。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
出自《詩經(jīng)·汾沮洳》
7. 帶懷玉的詩句
《食蠣房》
宋代 楊萬里
蓬山側(cè)畔屹蠔山,懷玉深藏萬岳間。
也被酒徒勾引著,薦他尊俎解他顏。
《石遺先生挽詩》
當(dāng)代 錢鐘書
八閩耆舊傳,近世故殊倫。
蠔荔間三絕,嚴(yán)高后一人。
壞梁逢喪亂,撼樹出交親。
未敢門墻列,酬知只愴神。
《感懷二十四首》
明代 劉基
種樹當(dāng)中庭,不識美與惡。
微陰未盈戶,枝葉猶荏弱。
一朝根柢成,延蔓蔽樓閣。
離披引刺蠔,蒙昧喧鳥雀。
毀垣施斧斤,得喪亦相若。
萬事不早謀,日暮徒駭愕。
8. 帶玉人的詩句
-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唐寅,《元宵》美玉耀金階,月華照露臺。
——不知道誰寫的。琪樹橫枝吹腦子,玉妃乘月上瑤臺。
——楊萬里,《至后十日雪中觀梅》玉斧修成寶月團(tuán),月邊仍有女乘鸞,
——王安石,《題畫扇》指點(diǎn)樓南玩新月,玉鉤素手兩纖纖。
——白居易,《三月三日》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
——謝枋得,《蠶婦吟》-
9. 形容玉佩的
這抉玉佩只有半個巴掌大小,通體溫潤,上有雙龍盤旋爭大日之雕刻,而那枚太陽突出少許,上點(diǎn)紅漆,輕輕的撫摸上去,會發(fā)現(xiàn)那太陽竟然不是紅漆點(diǎn)上顏色,而是古玉本身那一處便是紅色,剔透晶瑩,很是漂亮。
那玉佩通靈剔透,瑩潤光澤,翠色溫碧,好看得很。通透無暇兩面看,溫香軟玉入眼來。
綠玉,綠色的玉有兩種,一是翡翠的綠,其色嫩如新柳;一種是軟玉中的碧玉,呈色暗綠,帶深青色,碧玉以深綠為貴。淺綠及有墨星(玉質(zhì)中散滿黑點(diǎn),俗稱虼蚤斑)和有白點(diǎn)間雜的次之,綠色如同秋天樹葉的叫做菜玉,則是綠玉中最下品。
墨玉有的非常瑩澈,可以作為鏡子,墨玉常微微有一點(diǎn)綠色。黑白映帶,灰白色并且滿布灰點(diǎn)的,又稱作灰玉,墨玉中的下品。
黃玉,以好像蒸熟的玉米顏色為最佳,名為“甘黃玉”。有的玉中有珠砂點(diǎn),黃玉次一等的是焦黃,還有一種色如糖漿,又稱作糖玉。
10. 關(guān)于玉佩的詩詞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老夫饑寒龍為愁,藍(lán)溪水氣無清白,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蘭息之水,厭生人生生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風(fēng)雨如嘯,全腳掛繩青裊裊,春寒白屋念嬌嬰,古臺石磴懸腸草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金玉有本質(zhì),焉能不堅強(qiáng)
11. 玉佩的古詩詞
叫羅纓!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由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惟有玉佩。繁欽詩中“美玉”是指玉做的佩,或?qū)懽鳌芭濉薄9湃藢τ衽宓臒釔鄄皇且驗(yàn)橛竦馁F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何以結(jié)恩情?美玉綴羅纓。“羅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系于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人有所屬,所以《詩經(jīng)》里有 “親結(jié)其縭,九十其儀。”
描述女兒出嫁時,母親戀戀不舍地與其束結(jié)羅纓,這就是“結(jié)縭”,它后來成為古時成婚的代稱。清聞人倓《古詩箋》中把“美玉綴羅纓”解釋為“以玉綴纓,向恩情之結(jié)。”
古代女子為心儀之人的佩玉結(jié)綴羅纓,心意昭昭。
- 相關(guān)評論
-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