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34歲,我一點也不想換工作,主要原因一:雖然公司小,小到只有我跟老板兩個人,工資不高也不低,小城市都差不多,但是離家近,事情特別少,老板人不錯,不小氣,不雞毛,也不怎么在單位,二,可以帶娃,以前我都是自己接送我兩個娃娃的,放假還可以接到單位來,老板不講,三,沒人管,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基本想干嘛干嘛,睡覺看電視吃零食,我早上工作,平均每天干一小時能干完,下午學習,去年把會計初級考到手了,現(xiàn)在正在準備五月的二建,應該能保二爭三,今年考過了,明年再考個增項,考完增項,再花個幾年考個注會,老板說二建考過了,幫我掛靠,最重要最重要的一點,老板娘是我們這教育局副局長,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為了我兩個娃,必須抱緊大腿。關于公司有沒有哪天干不下去,我被迫離職這事,完全不要考慮,房東除了拆遷還真沒法不干,再說拆遷了,我們可以找塊地再建,老板說滴,哈哈哈
感謝邀請!首先我今年34歲,我是畢業(yè)后就進入北京的一家央企,中央國資委直屬,朝九晚五,工作不忙,每天有摸魚時間,公司行業(yè)是半壟斷的,在這里也是一干就干了10年,直到2019年被獵頭挖,推薦到世界500強中的前15名中的一家企業(yè)做pmo。其實當時吸引我的無非兩點,1.年薪翻4倍 2. 想去體制外看看自己到底有啥本事,這也許是一顆好奇心作祟吧。 因此我果斷提出離職,去了這家企業(yè),不得不說離開央企后,工作的忙碌狀態(tài),出差的頻率,加班的次數(shù)都遠遠多出好幾倍,但是也確實是接觸到了最新的企業(yè)管理方式和高效工作狀態(tài)下的新知識的迸發(fā),剛進入前半年有時候也會抱怨太累了,有些不適應,但是隨著自我調整后也逐漸適應了。在新的企業(yè)工作1年后,我對自己有了更準確的評估,也對未來的職業(yè)方向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因此今年年初我再次跳槽到福報大廠,年薪相比上一份提升40%,金錢的誘惑我不回避,但是對于新知識和新圈子的探索也是非常吸引我。我的一些朋友之前也問過我,問我為何走出許多人羨慕的央企舒適圈,我也自己考慮過,舒適圈是什么?什么時候舒適圈就被定義為上班摸魚,混吃等死的狀態(tài)? 難道每個人的舒適圈不應該是和每個人的思想,認知,期望等相連嗎?起碼我現(xiàn)在過得很舒服,工作雖然會忙會累,但是收入對得起我的付出,同時提升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質。我認為這才是我的舒適圈。 因此,我建議無論34或者35歲,只要有好的機會??梢砸贿m,但是不要為了換工作而換,一定是經過自己評估后適合自己的機會!
- 相關評論
-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