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萵筍菜萵筍
萵筍屬于綠葉菜。
萵筍屬于菊科一二年生的綠葉蔬菜,肉質(zhì)脆、香味濃,可生吃、涼拌、炒食、烘干、腌制加工等,是腌制泡菜的主要原料之一,也是菜市場冬、春季蔬菜供應的主要品種。
萵筍在我國上海、廣東、廣西、重慶、四川均有栽培,它的生長期較短,可以耐高溫多濕、抗寒,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極強,豐產(chǎn)又質(zhì)優(yōu)。萵筍主要以地上莖為主要食用部位。由于萵筍的產(chǎn)量高,種植管理相對于番茄、豆角等蔬菜較為簡單,在我國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因此,農(nóng)戶學會種植萵筍,可以獲得不錯的經(jīng)濟效益。
2. 家常菜萵筍
香鍋油配方:
菜籽油20千克,花椒400克,雞油2500克,高度白酒1瓶,豬油2500克,豆豉800克,姜米800克,仔泡椒5000克,豆瓣15千克,白蔻200克,山奈50克,桂皮50克,甘草100克,草果50克,砂仁250克,靈草100克,丁香50克,香葉250克,八角50克,茴香500克。
香鍋料配方:仔泡椒5000克,豆瓣7500克,菜籽油7500克,白酒1瓶,花椒250克,豆豉4包,香辣醬4瓶,蠔油2瓶,老干媽辣醬2瓶,姜米、蒜米各750克,白蔻200克,八角250克,茄香400克,草果150克,山奈150克,靈草150克,丁香25克,桂皮200克,香葉500克。
香鍋雞三寶主料:雞翅250克,雞爪250克,雞脖子250克。
輔料:青筍條250克,藕條250克,平菇100克。
調(diào)料:鹵水,香鍋油,香鍋料,蔥,姜,蒜,干辣椒,花椒,雞精,味精,鹽。制法:把雞翅、雞爪、雞脖子分別汆水,然后入鹵水中鹵熟;藕條、青筍條、平菇洗凈瀝干,分別拉油;
鍋中下入350克香鍋油,炒香香鍋料、蔥、姜、蒜、干辣椒、花椒,下入主料、輔料,加放雞精、味精、鹽,起鍋即成。特點:香辣醇厚。點評:精選雞三寶融入一鍋,匯聚都市流行美食。
風情鴨唇主料:鴨唇500克。輔料:蒜苗50克,芹菜節(jié)50克,蘑芋條50克,筒筍50克,青筍條50克。調(diào)料:風情油350克,風情料,干辣椒節(jié),花椒,蔥,姜,蒜,紅湯鹵水,雞精,味精,香油,麻油,孜然。
制法:鴨唇汆水,入紅湯鹵水中鹵熟,瀝干后入七八成熱油中炸成金黃色;將以上輔料汆水,撈出瀝干水分備用;鍋中加入風情油,炒香干辣椒節(jié)、花椒、蔥、姜、蒜、風情料,加入輔料略炒,再下鴨唇同炒,用雞精、味精、香油、麻油、孜然調(diào)味,起鍋即成。
特點:麻辣,孜然味厚。
點評:將街頭流行食品引入店中消費,精工細做,提高了檔次。
香辣虎咬豬主料:
臘肉絲350克。輔料:鍋盔12個,干辣椒絲100克,蒜苗絲100克。調(diào)料:鹽,味精,香油,花椒油。
制法:鍋盔煎成兩面金黃,改刀備用;鍋內(nèi)倒油燒熱,把臘肉絲、干辣椒絲、蒜苗絲炒香,下入鹽、味精、香油、花椒油調(diào)味,上桌后夾入鍋盔內(nèi)食用即可。
3. 萵筍萵筍萵筍
萵筍代表綠色和健康,至于代表什么愛情,那想必也是美好的有生機的吧。
萵筍清脆碧綠,是青菜中常年碧綠的青菜,意思就是來年孩子們的也像萵筍一樣勤勞,只有勤勞才能得到幸福的生活。
網(wǎng)絡語言萵筍是就是竹筍。
萵筍是我們平常在菜市場最長購買的蔬菜之一,食用主要部位是根莖和葉子。
4. 萵筍家常菜
冬天人們胃口不好,喜歡吃著清單的食物以下推薦五道家常菜:
香腸炒花生芽
原料: 花生芽 香腸 韭菜末
制作:香腸加入少許油和水, 先燜煮一下,再將微微煎出油脂; 下入花生芽進去翻炒幾下后加入少許鹽調(diào)味,加入少許韭菜末翻炒均勻即可。
肉末炒山藥
原料: 肉末 山藥 青紅椒
制作:燒熱鍋放入適量的油, 將山藥放入鍋中煎炸至微微焦黃后盛出來備用; 鍋中少油, 將肉末入鍋煸炒,烹入適量的料酒、生抽和蠔油進去翻炒; 加入煎過的山藥繼續(xù)翻炒, 加入青紅椒和蒜末進去翻炒,再加入鹽調(diào)味翻炒均勻即可。
瑤柱蘿卜絲湯
原料: 白蘿卜 瑤柱
制作:將瑤柱放入小碗中泡一會兒;燒熱鍋放入適量的油,放入白蘿卜絲進去翻炒兩下,加入瑤柱進去翻炒,加入高湯煮至白蘿卜絲至透明,加入鹽和胡椒粉調(diào)味,再加入小蔥末既可。
培根炒藕片
原料:藕 培根 紅辣椒
制作:熱鍋放少許油, 將培根片進鍋煸炒;微微出油后加入少許紅椒和蒜末進去翻炒; 加入藕片進去翻炒幾下后加入鹽調(diào)味,翻炒均勻即可。
牛肉炒萵苣絲
原料:牛里脊肉絲 萵苣
制作:1. 牛肉絲后加入鹽、料酒、生抽和淀粉等拌均勻,分次加入少許水抓勻, 腌制10分鐘;萵苣絲加入點鹽拌均勻腌制片刻。燒熱鍋放入適量的油, 放入蒜絲進去爆香后放入牛肉絲煸炒,至其微微變色后加入萵苣絲進去翻炒幾下,加入少許鹽調(diào)味,出鍋前加入紅辣椒翻炒均勻即可。
5. 萵筍有沒有
其實萵苣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味道,炒起來非常好吃。
6. 生菜 萵筍
萵苣和生菜是兩種不同的蔬菜,萵苣可以清火,適合涼拌以及炒肉絲吃,生菜就是漢堡里面夾的那一張葉子的蔬萊,可以生吃,也可以涮火鍋。
7. 萵苣 萵筍 生菜
苔干菜,即苔干,又稱為響菜、山蟄、貢菜。苔干菜是脫水蔬菜,是由一種類似于萵苣狀的蔬菜扒皮利起曬干而成。而萵筍是人們平時生活中的常見菜品,能夠分為葉用和莖用兩種,有些地區(qū)把葉用萵筍稱為生菜。
他們的區(qū)別在于:
萵筍去皮之后肉質(zhì)是綠色的,還會有白色的液體出現(xiàn),而這些則是貢菜所不具有的特點,也是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貢菜與萵筍的口感也有很大的不同,萵筍在炒制時,入鍋以后很快就會變軟,炒好以后吃在嘴里也有一種綿軟的感覺,但是貢菜則不是這樣,它炒熟以后爽脆的口感也不會發(fā)生改變。
8. 萵筍蔬菜萵筍
又稱萵苣,菊科萵苣屬萵苣種能形成肉質(zhì)嫩莖的變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莖用萵苣、萵苣筍、青筍、萵菜。
9. 青筍 萵筍
青筍與萵筍之間是沒有區(qū)別存在的,因為青筍本身就是萵筍的一種,只是稱呼不同而已。
而竹筍與萵筍的特點區(qū)別如下:
1、萵筍的特點:
萵筍也叫萵萵苣,是一種根莖類植物,它的地上莖為綠色,可以供人類食用,多生長相于華中和華北地區(qū),在成熟以后外表為白綠色,它的頂部有葉子,可以根據(jù)葉子的形狀分為圓葉萵筍和尖葉萵筍等多個不同的品種。
2、竹筍的特點:
竹筍是一種四季常綠的草本植物,它是竹子的嫩芽,人們多會食用它鮮嫩初生的部分,竹筍的產(chǎn)區(qū)很大,而且它的適應性也很強,有五十多個不同的品種,竹筍在我們的珠江和長江流域產(chǎn)量最大,既可鮮食,也可以加工成干貨以后供人類食用。
拓展資料:冬筍和春筍的區(qū)別
1、冬筍是立春前還沒有出土的南竹的幼筍,春筍是立春后已經(jīng)在泥土面上冒尖或者全部出土的南竹的筍。冬筍通身沒有一點綠顏色,特別是筍尖是沒有一丁兒綠色,只要一露尖,就是春筍了。
2、冬筍是淡黃色,出土的春筍的筍衣是麻色。冬筍是公認的筍中皇后,相對于春筍,其肉質(zhì)更為細嫩,營養(yǎng)更豐富,味道也更鮮美,素有"蔬食第一品"之美譽。冬筍的吃法很多,葷素皆宜。家常菜中,筍燒肉、筍燒雞和筍燒魚等都是鮮美異常的佳肴。
10. 青筍 萵筍 萵苣
青筍與萵筍之間是沒有區(qū)別存在的,因為青筍本身就是萵筍的一種,只是稱呼不同而已。
而竹筍與萵筍的特點區(qū)別如下:
1、萵筍的特點:
萵筍也叫萵萵苣,是一種根莖類植物,它的地上莖為綠色,可以供人類食用,多生長相于華中和華北地區(qū),在成熟以后外表為白綠色,它的頂部有葉子,可以根據(jù)葉子的形狀分為圓葉萵筍和尖葉萵筍等多個不同的品種。
2、竹筍的特點:
竹筍是一種四季常綠的草本植物,它是竹子的嫩芽,人們多會食用它鮮嫩初生的部分,竹筍的產(chǎn)區(qū)很大,而且它的適應性也很強,有五十多個不同的品種,竹筍在我們的珠江和長江流域產(chǎn)量最大,既可鮮食,也可以加工成干貨以后供人類食用。
拓展資料:冬筍和春筍的區(qū)別
1、冬筍是立春前還沒有出土的南竹的幼筍,春筍是立春后已經(jīng)在泥土面上冒尖或者全部出土的南竹的筍。冬筍通身沒有一點綠顏色,特別是筍尖是沒有一丁兒綠色,只要一露尖,就是春筍了。
2、冬筍是淡黃色,出土的春筍的筍衣是麻色。冬筍是公認的筍中皇后,相對于春筍,其肉質(zhì)更為細嫩,營養(yǎng)更豐富,味道也更鮮美,素有"蔬食第一品"之美譽。冬筍的吃法很多,葷素皆宜。家常菜中,筍燒肉、筍燒雞和筍燒魚等都是鮮美異常的佳肴。
11. 萵筍 萵苣
萵筍和萵苣的區(qū)別如下:
1、科目上:萵苣,菊科萵苣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萵苣可分為葉用和莖用兩類。
萵筍,菊科萵苣屬萵苣種能形成肉質(zhì)嫩莖的變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2、名稱上:萵苣的名稱很多,在本草書上稱作“千金菜”、“萵苣”和“石苣”。葉用萵苣又稱生菜,莖用萵巨又稱萵筍、香筍。中國各地栽培面積萵筍比生菜多。
萵筍,別名莖用萵苣、萵苣筍、青筍、萵菜。
萵苣
3、作用上:萵苣,肉質(zhì)嫩,莖可生食、涼拌、炒食、干制或腌漬。生菜主要食葉片或葉球,近年來在各大城市尤其是南方沿海各省的大城市有所發(fā)展,成為當前增加花式品種的主要蔬菜。萵苣莖葉中含有萵苣素,味苦,高溫干旱苦味濃,能增強胃液,刺激消化,增進食欲,并具有鎮(zhèn)痛和催眠的作用。
萵筍,地上莖可供食用,莖皮白綠色,莖肉質(zhì)脆嫩,幼嫩莖翠綠,成熟后轉(zhuǎn)變白綠色。主要食用肉質(zhì)嫩莖,可生食、涼拌、炒食、干制或腌漬,嫩葉也可食用。莖、葉中含萵苣素,內(nèi)含萵苣素(C11H14O4或C22H36O7)。味苦,有鎮(zhèn)痛的作用。萵筍的適應性強,可春秋兩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為主,夏季收獲。
4、外貌上:萵苣,本草綱目上說∶“萵苣,正二月下種,最宜肥地,葉似白苣而尖,色稍青,折之有白汁黏手,四月抽芽,高三四尺,削皮生食,味如胡瓜,糟食亦良”照這段記載看來,生食萵苣,或糟腌萵苣,古時已有之。
萵筍,莖直立,單生,上部圓錐狀花序分枝,全部莖枝白色?;~及下部莖葉大,不分裂,倒披針形、橢圓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長6-15厘米,寬1.5-6.5厘米,頂端急尖、短漸尖或圓形,無柄,基部心形或箭頭狀半抱莖,邊緣波狀或有細鋸齒,向上的漸小,與基生葉及下部莖葉同形或披針形,圓錐花序分枝下部的葉及圓錐花序分枝上的葉極小,卵狀心形,無柄,基部心形或箭頭狀抱莖,邊緣全緣,全部葉兩面無毛。頭狀花序多數(shù)或極多數(shù),在莖枝頂端排成圓錐花序。
萵筍
- 相關評論
-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