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容古方為何總有豬牙皂
將豬牙皂4枚、無患子皮100克、側(cè)柏葉150克洗凈,(豬牙皂需切塊)用開水浸泡1天,然后將淘米水放入鍋中,小火煮沸,注意不要溢出,煮沸20-30分鐘,冷卻后裝瓶。(夏天存放在冰箱里)其他用途:皂莢:
1。洗發(fā)水。加入約3升熱水加50G皂角粉(長毛量的兩倍),攪拌均勻,冷卻至適宜溫度。
將皂莢水倒在干枯的頭發(fā)上,邊洗澡邊揉頭發(fā)、按摩頭皮。放置一會兒,用清水沖洗干凈。用皂粉洗的頭發(fā),不用任何護發(fā)產(chǎn)品,也能感覺健康順滑。
2. 美容古方為何總有豬牙皂的味道
豬牙皂是豬牙皂而狼牙皂是狼牙皂。
3. 豬牙皂角的美容作用
1、準備皂角。應(yīng)選擇秋后的曬干的皂角,無蟲蛀的皂角當然最好,一般長皂角會比豬牙皂更好,氣味更宜人。
2、用搗碎機搗碎皂角。越碎煮出來的濃度就越好,也可以把它折斷,一片度皂角折成四五節(jié),放進鍋里。
3、鍋中加入適量的水。一般如果男士使用,配水量較少,如果本身頭發(fā)稀短,建議用水不宜過多,如果是女士使用,頭發(fā)較多,可以—定程度上多加水。
4、慢火慢熬?;鹆μ?,燒不出皂角的濃度和藥性,所以用慢火熬更好,鍋蓋一定要蓋上,時間盡量在—小時以上,慢慢熬煮成黑色粘稠的液體。
5、使用網(wǎng)篩和毛巾對熬好的液體進行過濾操作。冷卻后裝瓶,這樣皂角洗發(fā)水就制作好了,洗頭時,將皂角洗發(fā)水揉搓出泡,然后涂抹于頭發(fā)上,慢慢搓洗即可。
4. 豬牙皂的副作用
皂莢(學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又名皂莢樹、皂角等,屬薔薇目,豆科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壯,圓柱形,常分枝,多呈圓錐狀,長達16厘米。葉為一回羽狀復葉,邊緣具細鋸齒,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脈上稍被柔毛;網(wǎng)脈明顯,在兩面凸起;小葉柄被短柔毛?;s性,黃白色,組成總狀花序;花序腋生或頂生;雄花:直徑9-10毫米;花梗長2-8(10)毫米;花托深棕色,外面被柔毛;萼片4,三角狀披針形;花瓣4,長圓形;雄蕊8(6);退化雌蕊長2.5毫米;兩性花:直徑10-12毫米;花梗長2-5毫米;萼、花瓣與雄花的相似。莢果帶狀,勁直或扭曲,果肉稍厚,兩面臌起,或有的莢果短小,多少呈柱形,彎曲作新月形,通常稱豬牙皂,內(nèi)無種子;果頸長1-3.5厘米;果瓣革質(zhì),褐棕色或紅褐色,常被白色粉霜;種子多顆,長圓形或橢圓形,棕色,光亮?;ㄆ?-5月;果期5-12月。
產(chǎn)中國多省區(qū)。生于山坡林中或谷地、路旁,海拔自平地至2500米。常栽培于庭院或宅旁。木材堅硬,為車輛、家具用材;莢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滌絲毛織物;嫩芽油鹽調(diào)食,其子煮熟糖漬可食。莢、子、刺均入藥,有祛痰通竅、鎮(zhèn)咳利尿、消腫排膿、殺蟲治癬之效。
5. 美容古方為何總有豬牙皂呢
拼音Zào Jiá
別名雞棲子(《廣志》),皂角(《肘后方》),大皂莢(《千金方》),長皂莢(《本草圖經(jīng)》),懸刀(《外丹本草》),長皂角(《仁齋直指方》),大皂角(《綱目》)。
出處《本經(jīng)》
來源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果實。秋季果實成熱時采摘,曬干。
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達15米。棘刺粗壯,紅褐色,常分枝。雙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4~7對,小葉片卵形、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長3~8厘米,寬1~3.5厘米,先端鈍,有時稍凸,基部斜圓形或斜楔形,邊緣有細鋸齒?;s性,成腋生及頂生總狀花序,花部均有細柔毛;花萼鐘形,裂片4,卵狀披針形;花瓣4,淡黃白色,卵形或長橢圓形;雄蕊8,4長4短;子房條形,扁平。莢果直而扁平,有光澤,紫黑色,被白色粉霜,長12~30厘米,直徑2~4厘米。種子多數(shù),扁平,長橢圓形,長約10毫米,紅褐色,有光澤?;ㄆ?月。果期10月。
本植物的根皮(皂莢根皮)、葉(皂莢葉)、棘刺(皂角刺)、種子(皂莢子)以及由植株衰老或受傷害后所結(jié)的小型果實(豬牙皂)均供藥用,各詳專條。
6. 中藥豬牙皂角
皂莢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果實或不育果實,前者稱皂莢,后者稱豬牙皂
7. 中藥豬牙皂的作用
皂角是一味中草藥,其中含有多種成份物質(zhì),具有殺菌作用,可提取多種化工原料,用于洗滌染化用品。皂角富含胰皂質(zhì),故可以煎汁代替肥皂使用,可以洗衣服。
多生于平原,山谷及丘陵地區(qū),但在溫暖地區(qū)可分布在海拔1600m,處喜光而稍耐陰,喜歡溫暖濕潤氣候及深厚肥沃適當?shù)臐駶櫷寥赖珜ν寥酪蟛粐?,在石灰質(zhì)及鹽堿甚至粘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長。
8. 豬牙皂中藥材中醫(yī)世家
豬牙皂的花期一般是在每年的5?6月。豬牙皂的果期一般是在每年的5?10月。
9. 豬牙皂炮制
皂莢(學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又名皂莢樹、皂角等,是豆科皂莢屬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壯,圓柱形,常分枝,多呈圓錐狀。
葉為一回羽狀復葉,邊緣具細鋸齒,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脈上稍被柔毛;網(wǎng)脈明顯,在兩面凸起;小葉柄被短柔毛。
花雜性,黃白色,組成總狀花序;花序腋生或頂生;雄花花瓣長圓形。莢果帶狀,勁直或扭曲,果肉稍厚,兩面臌起,彎曲作新月形,內(nèi)無種子;果頸長1-3.5厘米;果瓣革質(zhì),褐棕色或紅褐色,常被白色粉霜;種子多顆,棕色,光亮?;ㄆ?-5月;果期5-12月。
- 相關(guān)評論
-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