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茉莉的面膜很多,如果你說的是韓國愛茉莉技術(shù)支持的那個一塊多一片的面膜的話,我奉勸你為了自己的臉不要用,騙人的,不知道在哪里的小廠貼牌。當下用了白的不自然不知道里面加了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
如果你說的他家的青瓜或是花沁的系列,那倒可以用用,不過愛茉莉最好還是25歲以后再用,而且在韓國很有名的愛茉莉和中國的愛茉莉不是相同的成分,在中國的就差很多了,反正我用著就過敏。
韓國化妝品批發(fā)韓國e-choice化妝品上哪找?
批發(fā)韓國e-choice化妝品你可以聯(lián)系韓國大和CNF化妝品公司,這是它家的一個品牌,以最低廉最優(yōu)品質(zhì)著稱,這家化妝品在韓國80多家大型超市都可以買得到,而且受歡迎度很高。樓主可以聯(lián)系試試看.話說以前在韓國留學時也經(jīng)常買這家的化妝品呢.
為什么韓國演員代言的國際大牌很少?
讓我這個在韓國本土做化妝品生意,沒事逛個街,參加個新品發(fā)布會的來說說吧!
首先韓國人對本土產(chǎn)品質(zhì)量是非常信任的。對本土明星在民族榮譽感上要求都比較高。一個明星不去代言自己國家品牌,去代言其他國家品牌,是覺得自己國家東西拿不出手,打國家企業(yè)的臉嗎?
雖然這么說有點心胸狹隘吧!但韓國人本來也沒多大方不是?所以明星代言,只要韓國圈里混,就得掂量掂量自己國民是否買單。
韓國是進出口貿(mào)易國家,跟歐美關(guān)系也好,會以很便宜的價格把我們認為的奢侈品進口到本土。
韓國人也是會買這些品牌的。
但是個人購買行為,跟明星代言是兩個標準。
拿化妝品來說。
韓國護膚品在亞洲國家來說,也比較有名氣,拿的出手排的上號吧!
韓國在化妝品研發(fā)上也是緊追科技潮流的。一二線品牌也特別多。
所以韓國明星還缺本土代言嗎?
就說whoo后這牌子,李英愛哪個月都得拍雜志封面,新品發(fā)布會,包括影視劇的推廣,光這一個品牌都夠她賺了。
s:m呼吸37°蘇秘代言人,請過咱們新疆美女古力娜扎代言。
s:m呼吸37°蘇秘代言人換了好幾波,我也不追星,這個男明星總記不住他叫啥。
韓國本國明星代言自己國家品牌,說的雅致點,人家推廣的是自己國家科技,是文化,是追求,是品味。
說的白話一點,這叫資本主義運作。
當然,有的東西也真是好。
像是化妝品包裝,很多都是大牌設(shè)計師。包裝就跟藝術(shù)品一樣。
但藝術(shù)這東西,畢竟沒幾個人懂。
我是女人,生來就喜歡這好看的瓶瓶罐罐。就這么膚淺,沒辦法。愿意買單。
就像鉆石,多大的騙局。說難聽點,就一光亮的石頭合成品。但經(jīng)過資本主義運作,推廣宣傳一下。就能變成唯美的愛情故事,就可以綁架愛情,成為剛需。
明星代言人女的美男的帥。還得是大眾審美國人代言,閃瞎俗人的眼。掏空窮人的錢包,就為那一刻的虛榮。
長不成明星臉,買個代言的東西還是買得起的。
再說回韓國明星為啥很少代言國際大牌。幫她們給自己臉貼完金。實際也得看國外品牌會不會請他們?nèi)ァ?/p>
先說韓國市場吧!總共就那么大點。主要靠進出口貿(mào)易,文化輸出。
入駐國際品牌的百貨店比較多。而且人也不抵制,帶節(jié)奏什么的。價格相對透明??梢哉f購物環(huán)境比較好。
歐美品牌的化妝品那是給歐美人膚質(zhì)設(shè)計的。服裝原廠也一樣。人家那是啥身材?
我們用的歐美牌子都不知道改良多少次了。本土要是有牛叉設(shè)計師,服裝用的也是好料子,化妝品也是好的原料供應商,自主科研技術(shù)也牛,舍近求遠那不腦子有病嗎?
明星代言也要考慮一下國民的心。
作為一個國家的明星,有多么耀眼,就要承擔多少責任。不然大家憑什么愛你?
再說韓國企業(yè),為什么韓國人愿意買單?
我們?nèi)ベI韓國車,最高端昂貴的車,配置特有意思,發(fā)動機德國的,變速箱日本的……韓國就生產(chǎn)個殼子……
韓國汽車制造業(yè)本身也不差。但是別人有更高技術(shù),我自己做不來,那就原裝進口好的。
像是我們公司有一款化妝品,對材料和生產(chǎn)技術(shù)要求比較高,原產(chǎn)地是日本。因為只有日本的原材料最好,且機器也在日本。
拿回韓國賣價格高,但一分錢一分貨亙古不變的道理。
他們對自己品牌信任,卻也不抵制更好的國家科技。
而且韓國明星跟中國明星都沒有可比性。他們要是代言錯了,豈止名譽掃地那么簡單。
國民對自己國家產(chǎn)品質(zhì)量的忠實度那么高。明星代言非國貨,質(zhì)量出了問題,明星作為代言人,公共傳播責任人,也是要付法律責任的。
不然錢賺了,名得了,好處都明星的,貨質(zhì)量不過關(guān),百姓遭殃了,明星卻啥事沒有,那這個國家得多沒規(guī)矩沒原則?
明星作為公眾人物,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代表著民族自尊心,民族榮譽感時,就代言這個事,是輕易能接的嗎?
韓國產(chǎn)適合韓國人,亞洲人。誰能保證國際大牌能適合?
明星也好,明星制造公司也罷。代言這個事,是非常謹慎的。
資本主義國家財閥,對本國人民,也需商亦有道。
看破不說破!
不只是韓國演員很少代言國際大牌,而是亞洲藝人都很少有機會代言國際大牌題主覺得我國藝人很多代言國際大牌,那完全是藝人往自己臉上貼金而已
藝人與品牌官宣的合作方式通常有幾種:
代言人(中國特色)品牌繆斯形象大使品牌大使品牌摯友品牌好友推廣大使這些合作方式的對應內(nèi)容不盡相同,里面的彎彎繞也是門道頗多。
藝人拿到國際大牌的「品牌代言人」,別說是亞洲,放眼全世界都鳳毛麟角。韓國的情況不太了解,咱們大陸地區(qū)藝人目前拿到的頂配應該也就是「Ambassador」,直譯就是「形象大使」,而且一般限定地區(qū)和產(chǎn)品。品牌官宣的說法在這些細節(jié)上比較講究。
舉個例子,Gucci與李宇春的合作。英文版官宣上寫明合作方式為「Ambassador」,合作對應的產(chǎn)品為「timepieces&jewelry」,限定地區(qū)「in Asia」。中文版官宣對應為「亞洲區(qū)腕表首飾形象大使」。
再看Gucci與Florence Welch合作。Welch也是腕表的形象大使,只是不限定范圍,所以英文官宣不加地區(qū)限定。而中文官宣為了體現(xiàn)差異就使用「代言人」的說法。
饒是如此,李宇春與Gucci的合作也已經(jīng)是亞洲藝人的頂級配置了。
稍微留意一下大牌官微,很容易看出其中的總體套路。一般情況下:
亞洲藝人最高是「亞洲區(qū)形象大使」,全亞洲大概1-2人某一國家或地區(qū)的「形象大使」都是該國家或地區(qū)的藝人,大概N個能被冠以「代言人」稱呼的基本都是歐美大牌明星,絕少出現(xiàn)亞洲面孔。舉個例子,Dior算是各種大牌中非常重視中國市場的,合作的藝人也是五花八門,但依然嚴格遵循上述幾個潛規(guī)則。
Dior官微中出現(xiàn)的「中國區(qū)品牌大使」至少有三個,還有一個不知道是啥意思的「中國區(qū)千禧大使」。
Dior官微中出現(xiàn)的「亞洲區(qū)形象大使」只有一個,就是日本藝人水原希子。
而被稱為「代言人」的總共三人:大表姐、娜塔莉·波特曼、查理茲·塞隆。仨人全部是歐美明星,且均拿過奧斯卡影后。
藝人吃的是開口飯,要的是面子,自然是希望能跟大牌扯上關(guān)系。這跟有些老鄉(xiāng)總喜歡吹噓自己跟牛逼人的關(guān)系如何如何好,本質(zhì)上是一個意思。
只要扯上一點關(guān)系,軟文一水全是「XXX代言XX國際大牌」,然后藝人在自媒體上各種表現(xiàn)的跟品牌合作多么緊密。讓不明就里的吃瓜群眾紛紛以為該藝人高端大氣上檔次。
畢竟這是咱們特殊國情,品牌也不得不稍微做點讓步。明星自己宣傳說是代言人,品牌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看破不說破。
最可笑的是,本來是個屁事,可到了腦殘粉那里居然變成一個大事,為此各種互撕。下次先看明白你們家愛豆到底是不是代言人再出來丟人現(xiàn)眼不遲。
至于題主說「韓國演員很少代言大牌」,原因其實很簡單。韓國演員拿到的是「韓國區(qū)形象大使」,你在國內(nèi)看不到而已。這就好比你以為Dior代言人是楊穎,韓國人以為Dior代言人是宋慧喬。
- 相關(guān)評論
-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