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三的成語故事
經(jīng)查閱,古代三起三落的人物比較多,最著名的應該是蘇軾。
一起:步入仕途。1057年考中進士后,蘇東坡第一個職務是陜西風翔府判官,從八品,干了將近3年。被召回朝廷后,他任職史館(國家圖書館)。神宗熙寧四年(1071),下派到杭州做通判。然后到密州任太守(1074)。后來又轉(zhuǎn)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個月。
一落:大難臨頭。1079年,因為“烏臺詩案”,蘇東坡被關(guān)在御史臺審訊130天。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產(chǎn)生了新黨與舊黨之爭。蘇東坡反對變法,站在舊黨一邊。被貶黃州。
二起:東山再起。1085年4月,宋神宗駕崩,年僅l0歲的哲宗繼位,皇太后攝政,盡廢王安石變法,史稱“元祜更化”。任用司馬光為宰相,也使蘇東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短短17個月時間,蘇東坡從戴罪之身的從八品升到正三品。
二落:知難而退。太后和司馬光全盤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蘇東坡堅持原則,反對全盤否定。因與太后和司馬光政見不合,蘇東坡覺得不開心,一再主動請辭外放。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個月。
三起:再回朝廷。蘇東坡1091年3月回朝,當了7個月的吏部尚書,然后出任潁州、揚州1太守,再任兵部尚書1個月、禮部尚書9個月。
三落:一貶再貶。1093年9月,太后駕崩,18歲的哲宗親政。變本加厲打擊元祜黨人。先把蘇東坡降為定州太守,趕出京城:上任1個月又被貶到遙遠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個月;再貶,被貶到更遠的儋州。這就是蘇東坡三起三落、跌宕起伏的人生。
帶有三的成語故事
手不釋卷:手里不離開書本,形容讀書勤奮。
三國時,呂蒙是吳國的大將?! ∫淮?,他點兵3萬,用船80余只襲擊荊州。水手一律身著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艙里。黑夜,船到當陽江邊,烽火臺的漢兵厲聲盤問。吳軍詐稱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風,漢兵信以為真。約至二更,船上吳軍突然襲擊,占據(jù)了烽火臺。隨后,呂蒙帶兵長驅(qū)直入,輕取荊州?! 蚊勺鲬?zhàn)勇猛,平時卻不肯讀書。孫權(quán)勸道:你讀點歷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孫權(quán)道:漢先武帝從前行伍出身,卻‘手不釋卷’。從此,呂蒙勤勉自學,受益匪淺?! ?/p>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lián)起來;三:概數(shù),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春秋時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簽,稱為竹“簡”,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寫字。竹簡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一根竹簡只能寫一行字,多則幾十個,少則八九個。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這些竹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編連起來才能閱讀。像《易》這樣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連起來的,因此有相當?shù)闹亓??! 】浊鸹撕艽蟮木Γ选兑住啡孔x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內(nèi)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著,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zhì)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這以后,為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夾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 〖词棺x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他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zhì)了?!?/p>
關(guān)于三的成語大全
一心一意、二龍戲珠 、三言兩語、四通八達、五湖四海
一心一意
漢語拼音:yīxīn–yīyì
釋義:專一心志。
造句:我對你是一心一意的。
二龍戲珠
漢語拼音:èr lóng xì zhū
釋義:兩條龍相對,戲玩著一顆寶珠。
造句:他和她搶蘋果,猶如二龍戲珠。
三言兩語
漢語拼音:sānyán–liǎnɡyǔ
釋義:形容言辭簡短,指不多的幾句話。
造句:我三言兩語和你說不清這個事情。
四通八達
漢語拼音:sìtōnɡ–bādá
釋義:道路可通到各地。形容交通便利順暢。
造句:道路四通八達,生活便捷。
五湖四海
漢語拼音:wǔhú–sìhǎi
釋義:泛指全國各地。也作“四海五湖”。
造句:五湖四海一家親。
有關(guān)于三的成語
三陽開泰 [ sān yáng kāi tài ] :《周易》稱爻連的為陽卦,斷的為陰爻,正月為泰卦,三陽生于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稱頌歲首或寓意吉祥。
2、三星在天 [ sān xīng zài tiān ] :指新婚。
3、連中三元 [ lián zhòng sān yuán ] :三元:科舉制度稱鄉(xiāng)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 接連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
4、三平二滿 [ sān píng èr mǎn ] :比喻生活過得去,很滿足。
5、三生有幸 [ sān shēng yǒu xìng ] :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來生;幸:幸運。三世都很幸運。比喻非常幸運。
有三的成語故事
韋編三絕的典故:
春秋時期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一根竹簡上寫字,多則幾十個字,少則八九個字。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通過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按次序編連起來才最后成書,便于閱讀。
通常,用絲線編連的叫絲編,用麻繩編連的叫繩編,用熟牛皮繩編連的叫韋編,其中為熟牛皮繩最為結(jié)實。
像《周易》這樣厚重的書,是由許許多多竹簡通過熟牛皮繩編連起來的。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復復把《周易》全部讀了許多遍,又附注了許多內(nèi)容。
不知翻開來又卷回去地閱讀了多少遍,通常認為,孔子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讀書勤奮用功。
關(guān)于三的成語故事20字
1、三令五申是我國古代軍事紀律的簡稱,它最早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2、“三令”,一令觀敵之謀,視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聽金鼓,視旌旗,以齊其耳目;三令舉斧,以宣其刑賞。
3、“五申”:一申賞罰,以一其心;二申視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畫戰(zhàn)陣旌旗;四申夜戰(zhàn)聽火鼓;五申聽令不恭,視之以斧。
4、“三令”與“五申”的原意是教育將士應該在點陣中或軍事行動中明確作戰(zhàn)守則。如今,“三令五申”是再三地向下級命令
告誡的含義。
有關(guān)三的成語和故事
水滴石穿
亡羊補牢
南轅北轍
驚弓之鳥
三個成語故事
高山流水 :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成語故事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xiàn)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響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zhuǎn),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于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diào),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象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xiàn)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象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成語故事:
傳說遠古的時候,神中的巨人——“地之子”夸父是個很了不起的英雄,可是他有些不自量力,想要去追赴太陽,和太陽賽跑。
有一天,他一直追到太陽入山的地方?;鸺t的太陽烤得夸父嗓子像冒了煙似的,他口渴得恨不得馬上找到水。終于他來到黃河邊,見到了滾滾的黃河。夸父一口氣喝干了黃河水,可他覺得還沒解渴,于是又跑到渭河邊,又喝干了渭河水??涓竸傁肜^續(xù)去追趕太陽,可還覺得口渴難忍,于是他打算到北方的大湖澤去喝水。沒想到,還沒走到北方,夸父就渴死在半路上了??煲蕷獾臅r候他放下自己心愛的手杖,用他的血肉浸潤它,后來這里居然變成一片茂密的桃樹林。
余音繞梁:形容歌聲優(yōu)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成語故事:
我國古時有一位善歌者韓娥,韓國人。一次她經(jīng)過齊國,因路費用盡,便在齊國都城(臨淄,今屬山東)的雍門賣唱籌資。韓娥聲音清脆嘹亮,婉轉(zhuǎn)悠揚,十分動人。這次演唱,轟動全城。唱完以后,聽眾還聚在雍門,徘徊留戀,不肯散去。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韓娥,請她再來演唱。
可是旅店老板卻對韓娥很不禮貌,韓娥忍不住放聲大哭??蘼暠瘋喑浇用?,都被感動得流下淚來。由于韓娥的歌聲,婉轉(zhuǎn)動聽,唱完以后兩三天,似乎還有遺留的歌聲,在屋梁間繚繞飄蕩,一連三天,大家都難過得吃不下飯。當人們聽說韓娥已經(jīng)出城離去時,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韓娥不便違拗百姓的要求,便回來為大家繼續(xù)演唱了一次。聽眾很高興,幾天來的悲傷情緒一掃而空。
三字成語的故事
試金石 閉門羹 替罪羊 悶葫蘆 緊箍咒
莫須有 煞風景 一刀切 下馬威 口頭禪
馬前卒 馬后炮 迷魂陣 耳邊風 走過場
亂彈琴 破天荒 笑面虎 空城計 迷魂湯
門外漢 惡作劇 安樂窩 鴻門宴 東道主
桃花源.應聲蟲.牛馬走下馬威 無底洞
五車書 父子兵 父母官 鉆空子 耳邊風
關(guān)于三國故事有關(guān)的成語
三國故事在中國流傳很廣,婦乳皆知,《三國演義》中比較有名的十個成語故事包括:草船借箭,大意失荊州,得隴望蜀,上屋抽梯,刮骨療毒,赤膊大戰(zhàn),水淹七軍,三顧茅廬,望梅止渴,火燒連營。
還有不少。這十個成語中,每一個成語背后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
- 相關(guān)評論
-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