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相對閉塞的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這里在語言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面的變化比較緩慢,保留的地域、歷史痕跡比較明顯。例如,慶陽人常把“昨天”叫“夜來”,把“什么時候”叫“幾時”,將“螞蟻”叫“蚍蜉螞”,都是古漢語中的詞匯。
慶陽方言中有一些比較獨特的詞匯特征,現(xiàn)就較流行的詞匯舉例如下:
表稱謂:
稱姑姑為“娘娘”
稱岳父為“姨父”,岳母為“姨娘”。
稱妻兄為“室兄哥”,妻弟為“小舅子”。
稱外公為“外(音wei)爺”,稱外婆為“外(音wei)奶”。
稱伯母為“大媽”。
稱叔父為“大大”。
稱最小的叔父、叔母為“歲大”、“歲媽”。
稱祖父之父母為“太爺”、“太太”。
稱祖先為“先人”。
稱祖父母的娘家為“老外家”。
稱母親的娘家為“小外家”。
稱干爹為“干大”。
稱母親和孩子們?yōu)椤澳锬缸印薄?
稱妻子為“婆娘”,稱丈夫為“掌柜的”。
稱老頭為“老漢”,稱老太婆為“老婆子”。
稱別人為“人年”、“人家”。
表時間:
稱剛才為“降才“那(音nai)會”。
稱昨天為“夜來”。
稱后天為“后日(音er)”。
稱今天為“今日(音er)”。
稱前天為“前日(音er)”。
稱每天為“見天”
稱早晨為“早起”。
稱上午為“前晌”。
稱下午為“后晌”。
稱晚上為“黑了”。
稱去年為“年時”。
表人、物及行為、動作、性質(zhì)、狀態(tài):
稱打架為“打錘”。
稱感冒為“涼了”。
稱舒服、順當、合適為“窩葉”。
稱私人之間賠情、認錯為“下話”。
稱估量、預(yù)計、打算為“科謀”、“吃謀”、“吃算”。
稱幫忙為“搭幫”。
稱垮臺、破產(chǎn)、散伙為“倒灶”。
稱呻吟為“聲喚”。
稱說謊為“編謊”。
稱撫養(yǎng)為“抓養(yǎng)”、“拉扯”。
稱磨蹭、拖延為“磨拖”。
稱閃開為“趔開”。
稱擺架勢為“列瓜”。
稱用動作和神色給人使性子為“搶的”。
稱扭打、掙扎為“頑纏”。
稱擺弄為“玩弄”。
稱何地為“阿達”、“怎(音za)達”。
稱討厭為“日眼”。
稱行為莽撞為“冒日鬼”、“二桿子”、“半吊子”、“二球”。
稱聰明為“精靈”。
稱動作迅速為“麻利”、“靈干”。
稱可憐為“犧惶”
稱愛出鎪主意陷人者為“日弄三”。
稱惹人討厭的人為“日眼鬼”。
稱品行不端的人為“哈song”。
稱缺少自知之明的人為“掂不來”。
稱小偷為“賊娃子”。
稱人喜歡炫耀自己為“料片子”、“燒料子”。
稱漂亮為“斬(音zan)勁”“強得很”。
稱耍無賴為“死皮”、“耍死狗”。
稱有把握為“沒麻達”。
稱行為動作輕浮為“騷輕”。
稱阿諛奉承為“舔尻子”。
稱捉弄人為“料制人”、“日弄人”。
稱口吃為“結(jié)鍋子”。
稱差不多為“幫間”。
稱麻煩為“麻達”。
稱愁悶為“頗煩”。
稱暗害為“陰治”
稱倒霉為“臊了”。
稱老年人去世為“歿了”。
稱撒手為“丟脫”。
稱打盹為“丟盹”。
稱打雷為“響雷”。
稱聊天為“諞傳”、“諞閑傳”。
稱羨慕為“眼熱”、“眼紅”。
稱潑辣、厲害為“爭(音zeng)得很”。
稱洗鍋為“打折(音zhe)”。
稱耕地為“揭地”。
稱不行為“沒是”。
稱自認為是,藐視他人為“日能”。
稱豐滿健康為“富態(tài)”。
稱難應(yīng)付、難辦為“難纏”。
稱耐力強或受用為“受實”。
稱老年人頭腦清楚、記憶力強為“膛清”。
稱細心、細微、負責任為“細數(shù)”。
稱稀罕為“希欠”。
稱人行為不端或調(diào)皮為“崽怪”。
稱人安逸自在為“品麻”。
稱輕松為“輕省”。
稱差不多、還可以為“膀肩”。
稱麻煩、有問題為“麻闥”。
稱好為“美實”。
稱玄乎、危險為“玄的”。
稱惡心為“嘲的”。
稱不計道德、習慣不好的人為“不德行”。
稱健忘為“佯昏子”。
稱愛嘮叨的人為“碎口子”。
稱行為不端、下流的人為“騷情鬼”。
事物名稱:
端陽節(jié)為“單五”。
稱除夕為“三十黑子”。
稱趕集為“跟集”。
稱冰雹為“冷子”。
稱牙床為“牙胯子”。
稱上腭為“天花板”。
稱睫毛為“眼眨毛”。
稱胸部為“腔子”。
稱上腹部“心口子”。
稱小姆指為“小姆尕”。
稱膝蓋為“磕前”、“磕前蓋”。
稱腓腸肌為“腿豬娃”。
稱赤身裸體為“精溜子”。
稱臀部為“溝蛋子”、“溝子”。
稱被子為“蓋的(音di )”。
稱饅頭為“饃饃”、“蒸饃”。
稱蜘蛛為“蛛蛛”。
稱蛇為“長蟲”。
稱貓頭鷹為“信猴”。
稱雨凇為“地釉子”。
稱喜鵲為“野雀”。
稱公驢為“叫驢(音yu)”。
稱母驢為“草驢(音yu)”。
稱小雌豬為“奶條子”。
稱雄貓為“狼貓”,雌貓為“咪貓”。
稱太陽為“日頭”、“暖暖”。
稱塵土為“塘土”。
稱一直、向來為“一老”。
稱隔不多日子為“三天兩后晌”。
稱間或為“十哩五哩”。
稱架子豬、有待養(yǎng)肥的豬為“克郎”。
稱種山羊為“臊胡”。
稱公狗為“伢狗”。
稱孵小雞的母雞為“罩窩雞”。
稱青蛙為“蓋娃”。
稱螞蟻為“蚍蜉螞”。
稱螻蛄為“地螺螺”。
稱錢串子為“狗扎扎”。
稱蜣螂為“屎爬牛”。
稱鴿子為“撲鴿”。
稱小甲蟲為“牛?!?。
稱毒蘑菇為“狗尿苔”。
稱廁所為“灰圈”。
稱一共、共為“滿共”。
稱從頭到尾為“打齊”。
稱抽時為“刁空”。
稱遠親為“掛搭親戚”。
稱奚落、諷刺人為“嚷治人”。
好吃懶做的人叫“掙死鬼”,
做事差勁的人叫“日八chua”,
歪門邪道的人叫“日鬼匠”,
胡吹冒料的人叫“扎尾(yi)巴”。
二
膽小怕事的人叫“松溝子”,
不干人活的人叫“驢日蛋”,
一知半解的人叫“二瞇子”,
做事不力的人叫“大洋蒜”。
三
行動遲緩叫“肉”,
頭腦不清叫“肉頭”,
身體發(fā)胖叫“肉乎乎”,
心上的女朋友叫“我的肉肉”。
四
給人出壞點子叫“日弄”,
事情沒辦成功叫“日塌”,
沒頭沒腦地吃叫“日囊”,
造謠陷害別人叫“日瞎(ha)茬”。
五
讓開叫“且過”,
最大叫“剁伙”,
駝背叫“背鍋”,
軟欺負人叫“磨缺”。
六
吝嗇叫“細”,
腦子不清叫“瞇”,
做事太慢叫“磨嘰”,
故意不支持叫“放慢氣”。
九
不知天高地厚的叫“半吊子”,
死膽大的叫“二桿子”,
不務(wù)正業(yè)的叫“二流子”,
不講道理的叫“三棱子”。
十
事情做得好叫“撩”,
味道苦叫“鬧”,
挨批評叫“招活”,
攪攤子叫“臊毛”。
十一
四方四正的木條叫“光光”,
規(guī)規(guī)矩矩的盒子叫“箱箱”,
沒完沒了地糾纏叫“搡搡”,
沒原沒則地堅持叫“牛夯夯”。
十二
母驢叫“草驢”,公驢叫“叫驢”,
母狗叫“草狗”,公狗叫“牙狗”,
母牛叫“乳?!?,公牛叫“脬牛”,
母豬叫“猹猹”,公豬叫什么我不知道了。
十三
結(jié)扎了的公驢叫“膳驢”,
結(jié)扎了的公牛叫“堅?!?,
結(jié)扎了的公羊叫“結(jié)羊”,
結(jié)扎了的公豬叫“牙豬”。
不講道理叫 賊棱子
種羊叫 抵虎
有本事叫“日能”,
沒本事叫“囊松”,
愛出風頭叫“捎輕”,
干啥都厲害叫“爭的很”。
神經(jīng)病叫“瓜子”,
要飯的叫“叫花子”,
故意找茬叫“耍辣子”,
但從來不說“XX的八子”。
女子活潑叫“猴”,
男人裝派叫“牛”,
八面玲瓏叫“油”,
不服氣就會說“算個球”。
拍馬屁叫“舔溝子”,
侃大山叫“諞干椽”,
令人討厭叫“日眼”,
不知羞恥叫“沒皮臉”。
瘋跑叫“撒歡子”,
擺譜叫“耍鞍子”,
不知天高地厚叫“二桿子”,
處處表現(xiàn)自己叫“贊板子”。
男羊女羊之間叫“斷(羔)”,
男狗女狗之間叫“鏈(兒子)”,
男雞女雞之間叫“踏蛋”,
男人女人之間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高山叫“高三”,
大師叫“大四”,
黃綠叫“黃六”,
說普通話時常常把一二三四叫“一二閃失”。
反應(yīng)遲鈍叫“瓷song(從尸從聲)”,
不懂道理叫“瓜song”,
故意整人叫“瞎song”,
固執(zhí)偏激叫“犟song”,
說話不清叫“然song”,
啥都不怕叫“增song”,
洋洋自得叫“料song”,
自以為是叫“能song”。
自我放棄叫“爛片子”,
借錢耍闊叫“料片子”,
小姑娘叫“丫頭片子”,
能說會道叫“就憑那兩片子”。
那邊叫“歪面”(山歪面還是山),
那個叫“無個”(無個人好的很),
那里叫“那達”(你家在那達呢),
那時叫“歪伙”(歪伙你才十歲)。
長相不好叫“蠻”,
皮膚光滑叫“綿”,
鹽的味道叫“含”,
話說不清楚叫“胡然”
- 相關(guān)評論
-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