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的粉底是怎么做的
中國婦女使用妝粉至少在戰(zhàn)國就開始了,最古老的妝粉有兩種成分,一種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另一種妝粉是將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俗稱 “胡粉”,因為它是化鉛而成,也有稱“鉛粉”的。兩種粉都是用來敷面,使皮膚保持光潔。
關(guān)于米粉的制作方法,在《齊民要術(shù)》里有比較詳細(xì)的記載,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個圓形的粉缽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種潔白粉膩的“粉英”,然后放在日中曝曬,曬干后的粉末即可用來妝面。由于這種制作方法簡單,所以在民間廣泛流傳,直到唐宋時期,人們制作米粉,仍然采用這種方法。還有一種香粉,是用粟米制作,類同上,只是最后再加上各種香料,便成香粉,由于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脫落。和米粉相比,鉛粉的制作過程復(fù)雜得多,從早期的文獻(xiàn)資料看,所謂鉛粉,實際上包含了鉛、錫、鋁、鋅等各種化學(xué)元素,最初用與婦女妝面的鉛粉還沒有經(jīng)過脫水處理,所以多呈糊狀。自漢代以后,鉛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體形狀。由于它質(zhì)地細(xì)膩,色澤潤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婦女喜愛,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
除了單純的米粉、鉛粉以外,古代婦女的妝粉還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宮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摻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唐代宮中以細(xì)粟米制成“迎蝶粉”。在宋代,則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蠟脂、殼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調(diào)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在明代則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煉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制成玉簪之狀的“玉簪粉”。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細(xì)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還有以產(chǎn)地出名的,如浙江的“杭州粉”(也稱官粉);荊州的“范陽粉”;河北的“定粉”;桂林的“桂粉”等等,粉的顏色也由原來的白色增加為多種顏色,并摻入了各種名貴香料,使其具有更迷人的魅力。近半個世紀(jì)以來,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開展,大批妝粉實物相繼出土,有的盛在精致的缽內(nèi),有的安裝在絲綢的包里,最有特色的是從福建福州出土的南宋妝粉,被制成特定形狀的粉塊,有圓形、方形、四邊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上面還壓印著凸凹的梅花、蘭花以及荷花紋樣。
二、中國古代的女人的口紅是用什么東西做的?古代的化妝品和現(xiàn)在的化妝品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最先開始是用有顏色的花汁做成顏料涂抹,后來又有了胭脂制成的紅紙,抿一下就可以的那種。其實吧,以前的原料都是純天然的,美化的同時還可以護(hù)膚,其實古現(xiàn)代化妝品的原料沒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有的現(xiàn)在都在用,古今的差別只是原料范圍和工藝科技的區(qū)別。
三、古代卸妝叫什么
古代女性化妝使用的多是鉛粉和胭脂,兩者都是水溶性的(胭脂雖然帶個脂字,但不是油脂,是固態(tài)的染料),因此直接用水清洗即可。古代女子都描眉畫眼可是從來沒聽說有洗面奶,古代女性化妝使用的多是鉛粉和胭脂,兩者都是水溶性的(胭脂雖然帶個脂字,但不是油脂,是固態(tài)的染料),因此直接用水清洗即可。
- 相關(guān)評論
-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