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顏抗衰,永遠是女性的亙古追求。瑞耀醫(yī)生從中醫(yī)角度,教女性朋友們一個養(yǎng)顏抗衰的養(yǎng)身湯方:自制平價好喝的 | 每一口都能養(yǎng)顏抗衰。
“女子以血為本”,女子一生,經、孕、產、乳都與血有關,女子正常情況下,從十一二歲到五十歲左右,每月都來一次月經,跨越人的黃金時段,跨越人的大半生。女子從容顏美麗動人到憔悴色衰,處處與經血相關,補血調血就顯得非常必要。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雌性激素賦予女人第二性征,豐滿的乳房、按時的月經等。雌性激素可以使身體更加健康,皮膚保持水分,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huán),使皮膚柔嫩、細致,縮小毛孔,體毛細少,不易禿頭。
所謂的更年期就是雌性激素的分泌量漸漸減少,到月經終止時降到最低。
低雌激素的影響
1、潮熱:經常感到胸部、面部、雙手有熱感,同時伴心慌、出汗等癥狀?;虬胍剐褋頃r感到渾身大汗。這是雌激素水平低下,影響血管的收縮和舒張導致的。
2、皮膚衰老:皮膚干燥、皮膚松弛、色斑、晦暗、缺乏光澤,毛孔粗大,皺紋也會更加明顯,尤其是月經來潮的前幾天,皮膚問題會尤其突出。
3、失眠頭痛,精神、神經癥狀異常:表現(xiàn)血管痙攣性頭痛、心悸失眠、易驚醒、表情淡漠,易疲勞、記憶力衰退、精神過敏,出現(xiàn)焦慮、抑郁、煩躁易怒等狀態(tài),皮膚會出現(xiàn)蟻行感。
4、月經不調 :表現(xiàn)為月經紊亂、無規(guī)律或月經量多或月經量少,經常有大血塊,或月經淋漓不斷,嚴重者導致失血性貧血。
5、骨質疏松:絕經后的女性更容易患上骨質疏松,這是由于絕經后雌激素水平會大幅降低,骨骼受影響會變輕變脆,更易骨折,還會出現(xiàn)腰酸背痛的癥狀。
雌激素在女性的整個生命歷程中意義重大。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 , 一般女性進入青春期后都能保持較高的分泌量。此時女性皮膚光潔、圓潤, 富有彈性;骨骼肌肉結實, 線條柔美。
但從40歲左右起 , 由于卵巢功能的減退而導致的體內雌激素不足, 帶來女性一系列生理機能的改變, 尤其在皮膚和毛發(fā)上體現(xiàn)更為明顯。例如出現(xiàn)表皮變薄,皮膚彈性減弱,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排泄功能的不同程度降低,皮膚漸漸出現(xiàn)皺紋,毛發(fā)漸漸失去光澤,頭發(fā)變稀、變白或脫落,肌肉群減少、脂肪在腹腔或臀部堆積、骨質疏松等各種衰老現(xiàn)象。
雌激素對皮膚的生理作用
1)雌激素可以刺激成纖維細胞產生膠原蛋白和透明質酸,增加絕經婦女皮膚膠原蛋白的含量且主要增加I型膠原的含量;還可以抑制現(xiàn)有膠原蛋白的斷裂。
2)雌激素可能有阻止紫外線傷害的作用。
3)皮膚的光老化與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有緊密的聯(lián)系,即雌激素的減少加速了光老化的過程。
4)雌激素能刺激表皮細胞增生,從而增加表皮厚度,改變皮膚的循環(huán)分布,影響皮脂腺的分泌;通過影響染色體修復而使某些細胞的生命周期延長等作用。
雌激素的缺乏不僅可以通過生物合成膠原蛋白和透明質酸的減少導致生理性衰老,而且可以加速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從而加速光老化的過程。所以,雌激素對于防止皮膚衰老起著重要作用。
人體雌激素以外,自然界還存在一種“植物性雌激素”,是一類存在于植物中 , 具弱雌激素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質。植物性雌激素與雌激素的結構不同,植物性雌激素可與雌激素受體結合,發(fā)生弱雌激素作用,而又避免了強效雌激素引發(fā)的副作用(如子宮內膜癌等)。
植物雌激素包括黃酮、異黃酮、二氫黃酮、黃酮醇、香豆素、木脂素等等。植物性雌激素在皮膚與毛發(fā)護理方面的作用日益引起人門的關注?!芭右匝獮楸尽迸c現(xiàn)代醫(yī)學的女性雌激素水平理論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中醫(yī)調補陰陽,補血養(yǎng)血其本質就是通過“植物性雌激素”來改善女性雌激素水平。
養(yǎng)顏抗衰的養(yǎng)生湯方
2010 年中央電視臺 4 套第 42 期《中華醫(yī)藥》介紹了一位在化療最艱難的時刻,用一種叫“五紅水”的方來幫自己度過無數(shù)次化療的故事,主要是該方起到提升白細胞,增強免疫力的作用。節(jié)目播出后,因為其養(yǎng)血功能,在養(yǎng)顏方面引起女性朋友的關注和興趣。五紅水,具有養(yǎng)血補血,補虛健脾,補氣益腎的效果。全稱是“五紅補氣養(yǎng)血湯”,是由枸杞、紅棗、紅豆、花生米、紅糖五種食材組合而成。中醫(yī)“五色”理論認為紅色入血,這五種紅色食材具有調理血氣的功能。紅棗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用于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人門常說“天天吃大棗,一生不顯老。”大意是紅棗可以補氣血,臉色看上去會比較紅潤,不易顯老;
枸杞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用于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花生又稱“長壽果”,連紅衣一起與紅棗配合使用,既可補虛,又能止血,提升血小板;
紅豆,《本草綱目》稱“小而色赤,心之谷也”,消熱毒,散惡血,除煩滿,通氣,健脾胃,令人美食;
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能漸復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力,并有助改善貧血。
這個“五紅補氣養(yǎng)血湯”說起來簡單,但作用不能小看。紅棗激素即黃酮類成分,其酮類物質含量較高,大棗黃酮,這類物質是天然的促雌激素。大豆(包括紅豆)含大豆異黃酮,其結構與女性體內的雌激素相似,它在人體可起到補充雌激素的作用?;ㄉ泻猩彼?,是5-羥色胺合成的必需成分,而5-羥色胺是一種調節(jié)情緒的重要成分。神經細胞中缺少5-羥色胺就很容易出現(xiàn)抑郁的癥狀,所以花生也是很好的抗抑郁食品。
用量
一般是一把紅棗、一把紅豆、一把紅衣花生、一把枸杞還有兩勺子紅糖。不過每人口味不同,嗜甜的可以多加糖和紅棗。若要精準一點,每天紅棗6-10枚、紅豆20-30克、花生10-20枚、枸杞10-15克、紅糖1-2勺。
做法
1、紅豆、紅棗、花生、枸杞,清水沖洗干凈,放入養(yǎng)生壺;
2、加水至1200ml,啟動養(yǎng)生湯/滋補湯模式;
3、自動斷電后,加入紅糖塊;待紅糖融化即可食用。
我是@瑞耀醫(yī)生,三甲中醫(yī)院40年中醫(yī)臨床經驗。
想了解更多中醫(yī)或健康知識?歡迎關注「中醫(yī)瑞耀」
- 相關評論
- 我要評論
-